开云APP 开云官网入口开云APP 开云官网入口2020年秋招阶段,搞纯机械方向的我,怀着对华为的憧憬,果断投递了华为,投递岗位为结构与材料工程师(结构方向),经过一轮笔试+一轮测评+三轮面试后,有幸能得到华为各个面试官的认可,收获华为年薪28w+(20k×14-16)的offer。
首先介绍下自己的个人情况,2021届,本科和硕士均为双非院校,就读专业均为机械专业。依稀记得2014年高考,按平时模考成绩本可就读211以上院校的我,却发挥失常,考上了一所二本院校,大四通过自己不懈努力复习,考研考上一所强势双非一本院校。从大学本科到研究生,从未放松过对专业课程的学习,因此大学学习成绩尚可,平均学习绩点点约为3.5(折算百分制的线分的样子)。从本科开始,便接触各类机械创新比赛,如高教杯、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挑战杯等,丰富的比赛项目经历锻炼了我较强的科研动手能力,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也有些许奖项收获,算是对自己能力的认可吧。硕士期间选择了学校内一位大牛导师,在他的指导下,选择的研究方向为传统纯机械方向(偏制造和材料方向),有幸通过自己日日夜夜付出肝实验肝数据,成功发表过一篇SCI论文。另外,压线分的样子),也获得过学校奖学金等等,遗憾的是,本科到硕士从未没获得过一次国家奖学金。
相信不少有意以后从事机械结构设计研发岗的双非应届生都有这样的感受,对于双非院校的来说,想要拿到华为、大疆、小米、OPPO、vivo等大厂的结构工程师的offer基本上是很难的,这是因为第一这些硬件大厂更倾向招985和211院校的毕业生,第二是相比软件开发岗,结构研发岗的HC(坑位)真的比较少,因此双非想要获得大厂机械结构工程师岗的offer真的很难。
然而大厂对于结构工程师岗开的工资线届的应届生当中普遍能达到月薪16-22k,远高于普通中小公司开给应届生待遇,酬薪待遇对我们双非院校的来说真的诱惑很大。因此,虽然我知道收获offer的希望非常渺茫,但我还是努力尝试去向这些大厂投递简历,毕竟如果我不去尝试,我肯定没机会,如果我去尝试了,那我还有一线机会。在这里我想说对双非院校的毕业生说,千万不要以为大厂很难进,就放弃向它们投递简历,要尽自己最大努力去尝试,别让自己的人生留下遗憾,特别是应届生身份是进入大厂最好也是最容易的机会。我有认识的同学觉得大厂太内卷了,就不去投递,最后毕业时看到同校的同学拿到大厂offer去大厂上班,悔恨终生。
2020年秋招阶段,在做好自己的简历之后,我陆续投递了包括华为、大疆、小米、OPPO、vivo、海康等相对待遇比较好的大厂,在我投递的这些厂当中,大部分公司只是给我发了测评或笔试就没有下文了,即使我笔试答的还是挺不错的(笔试后我有去对答案),也没有机会面试,但我认识的从机械转软件的同学却大部分有机会参加这些公司面试,这是因为这些硬件大厂不太容易招到985、211搞软件开发的学生,因为985、211搞软件的或学软件专业的学生优先会考虑字节、阿里和腾讯这些互联网大厂,所以他们只能退而求其次招双非院校当中比较优秀的搞软件的学生了,从这可以看出这些大厂的结构工程师岗HC确实比较少,因此在结构设计工程师岗位上他们会优先考虑985、211院校毕业的学生。
在上述这些大厂中,唯一给予我面试机会的公司是华为,你们猜的没错,就是那个任老爷子一手创办的华为,也是被重重打压下仍能屹立于世界的华为。不得不说,华为招聘人才方面确实没那多学校和学历的歧视,在此我非常感谢华为能给予双非的我一个面试机会。在面试过程中,凭借着积极表现,积极向面试官推销自己,有幸在本次秋招阶段收获华为结构与材料工程师(结构方向)的offer。
说起收获华为的offer,属于不易,在2020年,华为被接连打击,网上一大堆谣言,华为消费者BG业务可能要凉了。相比往年,华为发offer的时间确实比以往迟到了许多,我记得是在华为将荣耀卖后,才大批量向应届生发放offer,估计是卖完荣耀后才有充足的资金继续奋斗下去吧。
华为给我开的待遇是(16+4)k×14-16,其中基本工资是16k,绩效4k,新人年终奖一般至少为2个月,当然如果第一年表现非常优秀可能可以拿3-4个月的年终奖,那我毕业第一年年薪就有30w以上了。这个酬薪待遇对于双非院校搞机械结构的来说也算是很高了,据我了解,在2020年秋招中一般来说985、211的学生搞机械结构的才能拿到这个级别为14b的待遇(据师弟说2021秋招该岗位同级别的应届生起薪涨了2k,月薪22K了,年薪高达31.8w了),这个待遇甚至比我搞软件方向的同学待遇还高,能收获待遇这样高的offer我真的很欣慰。双非院校的我凭什么能收获华为结构与材料工程师offer呢?我觉得应该是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自己专业上是非常对口的,华为在结构与材料工程师(结构方向)的招聘要求专业是机械设计类相关专业(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设计、机电一体化),在机械结构、材料工艺方面有所长;而我本硕都是机械类专业,本科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研究生是机械工程专业,专业完全符合华为岗位要求。同时自己在校学习成绩大概在中上吧,专业基础知识扎实,这让我在华为专业面试的时候能回答面试官的提的大部分基础性的问题。
第二,项目经历相对来说是比较丰富的,从本科到硕士一直有参与比赛或项目(有些比赛有获奖),虽然自己感觉自己做的比赛项目挺水的,但我在面试过程中也尽量向面试官展现自己做的项目的亮点和创新点,阐述自己做项目花费了多长时间,为解决项目中一个问题长时间泡在实验室,过着9-11-6甚至是9-11-7的工作作息,让面试官认可我做的项目,同时觉得我是一个非常吃苦耐劳的人,能在未来的工作中承担华为高强度的工作。
第三,简历内容很充实,由于自己从本科到研究生都在打比赛或者做项目,因此拥有较为丰富的项目经历,在简历上写了差不多5个项目经历,同时,自己从本科到研究生阶段,基本上从未缺席学校的奖学金,可以说连续5年均获得校内奖学金。另外,我也以第一作者发表过SCI论文1项、第一作者授权发明专利1项,累计申请发明专利7项,所以我的简历内容基本上是铺满整张A4纸的,已经把简历上的字体尽可能调小了。
第四,华为肯给予我们双非院校的面试机会,这一点我觉得是最重要的,同时我也认为华为这一点做得比其他硬件大厂好。虽然前面三点原因能让双非院校的我较为轻松的拿下一些公司的offer(比如世界500强美的集团的结构开发岗),但如果华为像其他硬件大厂,连面试机会都不给,作为搞纯机械的我来说也是绝对无法获得待遇这么高的offer的。
总的来说,双非院校从事机械设计的应届生想要获得华为等硬件大厂的结构工程师的offer,专业知识扎实、自律努力、丰富的项目经历、笔试面试的机会等这几个因素是不可或缺的。
下图是每一位在2020年秋招阶段收获华为offer应届生都会收到华为送的新年贺卡,里面有华为定制的邮票。
看了我前面分享的个人经历,相信不少机械人已跃跃欲试,准备去尝试投递华为了。但我个人建议先别那么着急,先努力打好基础,学好专业知识,多做相关项目。充实自己,再投递华为等硬件大厂,相信你们也会有机会收获华为结构与材料工程师offer的。在这里我想分享下想进华为从事机械结构设计的人需要的技能,同时以下技能对每一位以后想从事机械结构设计的人同样适用。
首先科普下何为机械结构设计,所谓机械结构设计,是针对产品内部机械部分的结构设计,从事该项工作的人通常称为结构工程师。产品的机械结构设计的好坏决定了产品的各项功能能否正常运行,因此在产品形成过程中,机械结构设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产品开发流程中,结构工程师需要掌握哪些技能?
每一个想要从事机械结构工程师的人都必须要掌握这一门课程,这是通往优秀结构工程师必须要学会的,是基础中的基础。一个优秀的结构工程师,他的看图能力、出图能力肯定是非常优秀的。华为在面试过程中,也是很注重这一方面的,有可能会随便拿出一个零件,让你画出三视图并标注尺寸,或者给你一个零件图,让你描述下他的三维图是怎么样的,考察你的空间想象能力。
产品的结构设计是通过通过三维模型和二维图纸来表达与实现,因此工程设计软件的熟练使用是必要的。目前主流的二维工程软件是AutoCAD,该款软件基本上是所有从事机械结构设计的工程师必须要学会的软件。而主流三维工程软件有Pro/E、Solidworks、UG、CATIA等,这里想说下,想要进华为,最好要非常熟练掌握Pro/E,因为华为的产品设计基本上用的是Pro/E,作为一名合格的结构工程师不仅仅要能对一些基本的零件进行建模(如拉伸、旋转、切除、镜像、阵列等命令熟练使用),也要能进行复杂的外观曲面的构造,因为华为的产品如耳机、平板、手表或多或少会涉及到曲面。另外,最好学下有限元分析方面的相关软件,如Ansys、Abaqus、Hypermesh、COMSOL等等,最起码要掌握静力学分析,如强度、刚度等分析,此外,要掌握下疲劳分析,这个在产品设计也是非常常见的,如一些消费电子产品中摆臂按键肯定要做疲劳分析的,学会仿真分析软件这会让你在面试过程中有一定优势。
我们知道产品主要是由塑胶件和金属件组成的,因此作为一名结构工程师,必须要掌握金属加工工艺(如车、铣、刨、磨以及冲压等)和注塑工艺,为什么这么说,作为结构工程师你基本上要出差的,比如去供应商的工厂如注塑厂、钣金厂驻场,这需要你非常了解产品的加工工艺,这样你才能有底气跟工厂的工艺工程师或机加工的师傅扯皮。此外,产品外观也是需要结构工程师考虑的,所以表面处理工艺也是需要熟悉的(如喷漆、电镀、抛光、拉丝、镭雕等)。
了解并掌握各种常见的材料的属性对于做好产品设计非常重要,做产品结构设计时,结构工程师要根据产品需求、使用工况等因素来选取合适的材料。产品当中所用的材料主要有金属材料和塑胶材料两大类,常见的金属材料包括不锈钢、铸铁、铜合金、铝合金、钛合金等等,常见的塑胶材料包括聚苯乙烯(PS)、ABS、尼龙(PA)、聚碳酸酯(PC)、聚四氟乙烯(PTFE)、聚丙烯(PP)、聚氯乙烯(PE)、聚胺酯(PUR)、环氧树脂(EP)等。同时,在材料选取过程中要考虑成本的问题,再满足产品使用的材料性能前提下,选用最低成本的材料,实现成本和性能的最优解,因此熟悉材料属性是必不可少的。
作为结构工程师必须要熟悉产品开发的整个流程,从产品开发立项——外观设计——确定设计方案——堆叠设计——内部结构设计——报价并制作BOM表——发开模图——开制模具——首件确认——EPI组装——改模完善——小批量组装——发正式BOM及图纸——零件承认——放产——产品量产,这一整个流程都需要结构工程师跟进,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产品能顺利研发出来,避免在开发过程中出现一些不必要的问题。不同产品开发的流程会有所区别,结构工程师不能死套一种流程,要善于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变通,找到最优的产品开发流程。
不同行业有不同的行业设计准则规范,结构工程师需要熟悉自己所在行业里面的行业设计规范,如产品的可靠性、使用寿命、疲劳强度、电磁兼容性等等。结构工程师一定要在国家要求的行业标准规范下进行产品设计,如果不按照相关标准规范,那设计并生产出来的产品不能流向市场,势必会给公司带来巨大损失,到时结构工程师肯定要背锅的。
较强的沟通协调能力能让结构工程师工作过程中游刃有余,面对问题能迅速协商解决。在产品的开发过程中,不仅仅涉及只有结构设计这一块,也有控制系统设计、热设计、外观设计等其他方面,同时还有加工制造工艺方面,因此,结构工程师在开发过程中要时刻保持与其他部门的工程师沟通,比如ID工程师、工艺工程师、测试工程师等等,确保产品研发能顺利完成。华为工作沟通中有一个特点,就是如果你负责的产品出现了紧急问题,会随时随地把你拉进会议,Welcome to join the conference,拉通对齐,点到点,端到端,今日之内一定要形成闭环,高效地沟通能力是确保华为产品能按期发布的重要保障。
最后,附上华为录用offer截图,“XX同学,您好!真诚邀请您加入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和我们共同开创激动人心的事业——把数字世界带入每个人、每个家庭、每个组织,构建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收下offer后,对于双非院校的我来说看到这一段话确实很激动人心,付出终将会有回报,愿所有双非院校追梦华为的应届生都能有所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