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工程介绍[整理版],结构力学求解器工程版,工程资料整理归档规范,工程监理资料整理目录,土地整理工程设计,工程资料整理,建设工程归档整理规范,整理工程图纸方便找出,工程档案整理,建设工程文档整理规范
结构工程介绍结构工程介绍一、岩土工程勘察一、岩土工程勘察二、地基基础二、地基基础三、基坑工程三、基坑工程四、砌体结构四、砌体结构五、常用的多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五、常用的多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六、工程优化实例六、工程优化实例勘察任务书勘察任务书勘察报告主要内容勘察报告主要内容勘察阶段的划分(与设计阶段相适应)勘察阶段的划分(与设计阶段相适应)勘察阶段的划分(与设计阶段相适应)勘察阶段的划分(与设计阶段相适应)可行性研究勘察(选址勘察)可行性研究勘察(选址勘察)初步勘察初步勘察――――――初步设计阶段初步设计阶段详细勘察详细勘察――――――施工图设计阶段施工图设计阶段施工勘察施工勘察2.勘察任务书勘察任务书一般在设计单位配合下由业主提供一般在设计单位配合下由业主提供建筑总平面图建筑总平面图详勘1:5001:500~~1:20001:2000初勘1:20001:2000~~1:100001:10000主要建(构)筑物的名称、建筑面积、高度、主要建(构)筑物的名称、建筑面积、高度、荷载、特殊要求荷载、特殊要求主要的技术要求:主要的技术要求:••主要的技术要求:主要的技术要求:((11)查明各岩土层的种类、深度、分布、工程特性、分析)查明各岩土层的种类、深度、分布、工程特性、分析和评价地基的稳定性,均匀性和承载力。和评价地基的稳定性,均匀性和承载力。(22)地基变形计算参数,预测建筑物的变形特征。)地基变形计算参数,预测建筑物的变形特征。((33)查明埋藏的河道、沟滨、防空洞、孤石等对工程不利)查明埋藏的河道、沟滨、防空洞、孤石等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的埋藏物。((44)查明地下水的埋藏条件,提供地下水位及其变化幅)查明地下水的埋藏条件,提供地下水位及其变化幅度,判定水和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度,判定水和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55)深基坑开挖,则应提供坑壁稳定计算和支护方案设计)深基坑开挖,则应提供坑壁稳定计算和支护方案设计所需的岩土参数,对邻近建筑物的影响。所需的岩土参数,对邻近建筑物的影响。(66)勘察挖孔的布置原则)勘察挖孔的布置原则((66)勘察挖孔的布置原则)勘察挖孔的布置原则勘控孔的间距勘控孔的间距能控制持力层面和厚度的变化能控制持力层面和厚度的变化端承桩1212~~24m24m磨擦桩磨擦桩2020~~35m35m控制层面坡度控制层面坡度10%10%复杂地基加密复杂地基加密一柱一桩一柱一桩勘探点的深度勘探点的深度一般孔:预计桩长以下一般孔:预计桩长以下33~~5d5d,,3m3m((5m5m大直径)大直径)控制孔:满足下卧层验算要求控制孔:满足下卧层验算要求超过地基变形计算深度超过地基变形计算深度对多种桩长方案,应按最长桩方案确定对多种桩长方案,应按最长桩方案确定测试:静力触探和标贯试验测试:静力触探和标贯试验――土土重型或超重型圆锥动力触探。重型或超重型圆锥动力触探。3.勘察报告主要内容勘察报告主要内容持力层、软弱下卧层、沉降压缩层持力层、软弱下卧层、沉降压缩层基础形式、桩型、承载力的建议、沉降估算基础形式、桩型、承载力的建议、沉降估算主要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能主要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能负摩阻的可能性负摩阻的可能性沉桩的可能性和对环境的影响沉桩的可能性和对环境的影响地下水的腐蚀性地下水的腐蚀性抗震设防的要求抗震设防的要求二、地基基础二、地基基础地基基础的分类地基基础的分类影响地基基础设计的主要因素影响地基基础设计的主要因素地基基础设计的原则地基基础设计的原则减小建筑不均匀沉降的措施减小建筑不均匀沉降的措施上海地区土层的基本分类上海地区土层的基本分类10地基基础的分类地基基础的分类天然地基:基础直接建造在未经加固的天然地天然地基:基础直接建造在未经加固的天然地人工地基:经过人工加固,再修建基础人工地基:经过人工加固,再修建基础浅基础:一般埋深不超过浅基础:一般埋深不超过33--5m5m,施工较简便,施工较简便深基础:桩基、沉井和地下连续墙,特殊的施深基础:桩基、沉井和地下连续墙,特殊的施工方法。工方法。浅基础浅基础——独立基础、条形基础、十字形条基、独立基础、条形基础、十字形条基、深基础深基础——地基加固、桩基、沉井、地下连续墙地基加固、桩基、沉井、地下连续墙112.影响地基基础设计的主要因素影响地基基础设计的主要因素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土的物理力学性能、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土的物理力学性能、强度、变形、地下水)强度、变形、地下水)建筑物的使用要求(建筑功能、对沉降的要建筑物的使用要求(建筑功能、对沉降的要求求……上部结构的特点和荷载(结构形式、荷载大上部结构的特点和荷载(结构形式、荷载大小小……施工条件(施工期限、施工方法、施工设备、环境施工条件(施工期限、施工方法、施工设备、环境……地基基础设计的原则地基基础设计的原则建筑地基基础设计等级、地基复杂程度、建筑物规模、产建筑地基基础设计等级、地基复杂程度、建筑物规模、产生的后果生的后果甲级:甲级:3030层以上的高层,复杂体型、层数相差大于层以上的高层,复杂体型、层数相差大于1010层的连体建筑物,大面积的多层地下建筑层的连体建筑物,大面积的多层地下建筑物,复杂地质条件及软土地区的二层及以上物,复杂地质条件及软土地区的二层及以上基坑,对沉降有特殊要求,对原有工程影响基坑,对沉降有特殊要求,对原有工程影响较大工程。较大工程。乙级:是甲、丙级除外。乙级:是甲、丙级除外。丙级:场地简单,荷载均匀的丙级:场地简单,荷载均匀的77层及以下的民用建层及以下的民用建筑及一般工业建筑。筑及一般工业建筑。次要的轻型建筑物。次要的轻型建筑物。13主要设计内容主要设计内容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变形值在容许范围之内(丙级可不计算,但有例变形值在容许范围之内(丙级可不计算,但有例基础设计安全等级基础设计安全等级结构设计使用年限,结构重要性系数结构设计使用年限,结构重要性系数14减小建筑不均匀沉降的措施减小建筑不均匀沉降的措施均匀沉降和不均匀沉降均匀沉降和不均匀沉降减少不均匀沉降的二个出发点,结构的刚度和加固地基减少不均匀沉降的二个出发点,结构的刚度和加固地基建筑措施建筑措施建筑物的体型力求简单建筑物的体型力求简单平面、立面(平面、立面(HH、、LL、、TT形等复杂形型,应力集中,形等复杂形型,应力集中,同一单元高度相关太大)同一单元高度相关太大)设置沉降(缝内不可填物)设置沉降(缝内不可填物)合理确定相邻建筑物的间距合理确定相邻建筑物的间距建筑标高的控制与调整建筑标高的控制与调整15上海地区土层的基本分类上海地区土层的基本分类上海地区地基土总体而言,松软土层较厚,基岩埋上海地区地基土总体而言,松软土层较厚,基岩埋深由西南向东北方向趋深,市区一般为深由西南向东北方向趋深,市区一般为200 200~~300m 300m。。 滨海平原地基因受多次海侵及古河道切割影响,造滨海平原地基因受多次海侵及古河道切割影响,造 成地基土随地区不同而有较大差异。市区各土层的 成地基土随地区不同而有较大差异。市区各土层的 主要物理力学性质指标(见上海岩土工程勘察规 主要物理力学性质指标(见上海岩土工程勘察规 范),可供规划初步设计时参考。 范),可供规划初步设计时参考。 16 ((11)第层褐黄色粘性土,俗称 )第层褐黄色粘性土,俗称““硬壳层 硬壳层““,厚度 ,厚度22--3m 3m,, 呈可塑-软塑状,自上而下逐渐变软,可分为 呈可塑-软塑状,自上而下逐渐变软,可分为-- 11、 -22层,局部地段因受明、暗浜的影响而缺层,局部地段因受明、暗浜的影响而缺 失,暗浜分布可查阅 失,暗浜分布可查阅《《上海市河流历史图集 上海市河流历史图集》》; ((22)部分地段受吴松江等故河道切割影响,在地表下)部分地段受吴松江等故河道切割影响,在地表下22-- 20m 20m深度范围内有 深度范围内有--33层粉性土、粉砂分布,一般 层粉性土、粉砂分布,一般 呈松散~稍密状,土性变化较大,易产生液化和 呈松散~稍密状,土性变化较大,易产生液化和 ““流流 砂砂””现象; 现象; ((33)在 )在33--20m 20m深度范围内普遍分布的第、层淤泥质 深度范围内普遍分布的第、层淤泥质 粘性土层,呈流塑状,是本地区主要软弱层,应注 粘性土层,呈流塑状,是本地区主要软弱层,应注 意其高压缩性、高灵敏度、弱渗透性、流变等特 意其高压缩性、高灵敏度、弱渗透性、流变等特 性。其中第层常夹有厚度不等的粉性土层,易产 性。其中第层常夹有厚度不等的粉性土层,易产 生管涌或““流砂流砂””现象; 现象; 17 ((44)第层灰色粘性土,呈软塑~可塑状,其特征为夹 )第层灰色粘性土,呈软塑~可塑状,其特征为夹 有薄层有机质土或泥炭质灰土,并含有半腐芦苇根茎 有薄层有机质土或泥炭质灰土,并含有半腐芦苇根茎 及泥钙质结核。在暗绿色硬土层缺失处厚度较大,局 及泥钙质结核。在暗绿色硬土层缺失处厚度较大,局 部地段存在粉性土层及次生灰绿色硬土层,应注意土 部地段存在粉性土层及次生灰绿色硬土层,应注意土 性差异变化; 性差异变化; ((55)第层暗绿~褐黄色硬土层,呈可塑~硬塑状,是 )第层暗绿~褐黄色硬土层,呈可塑~硬塑状,是 划分晚更新世( 划分晚更新世(Q3 Q3)和全新世( )和全新世(Q4 Q4)的标志层; )的标志层; ((66)第层上部为草黄色砂质粉土、粉砂层,局部夹粘 )第层上部为草黄色砂质粉土、粉砂层,局部夹粘 质粉土、粉质粘土,呈中密状,厚度不等;下部为灰 质粉土、粉质粘土,呈中密状,厚度不等;下部为灰 色粉细砂层,呈密实状,土质均匀; 色粉细砂层,呈密实状,土质均匀; 18 第层灰色粘性土夹粉砂层,上部为粘性土,第层灰色粘性土夹粉砂层,上部为粘性土, 呈可塑状,下部夹薄层粉砂,自上而下含砂 呈可塑状,下部夹薄层粉砂,自上而下含砂 量逐渐增加,呈 量逐渐增加,呈““千层饼 第层灰色粉细砂层,局部夹中粗砂,含砾,第层灰色粉细砂层,局部夹中粗砂,含砾, 呈密实状; 呈密实状; 第层蓝灰~褐灰色粘性土层,呈可塑~硬第层蓝灰~褐灰色粘性土层,呈可塑~硬 (10)(10) 第第11 11层青灰色粉细砂,呈密实状; 层青灰色粉细砂,呈密实状; (11) (11) 第第12 12层绿灰色粘性土,夹粉砂,呈可塑~硬 层绿灰色粘性土,夹粉砂,呈可塑~硬 19••湖沼平原的浅部地基土因其在全新世( 湖沼平原的浅部地基土因其在全新世(Q4 Q4)沉积环境与滨 )沉积环境与滨 海平原的沉积环境存在较大差异,故有其特殊的沉积规律。 海平原的沉积环境存在较大差异,故有其特殊的沉积规律。 在0.5-4m范围内,局部分布有厚度为0.5-0.8m的有机质土或泥炭质土,土性特殊, 勘察时应予以单独分层,并注意其水平向 变化;开云体育 开云平台开云体育 开云平台开云体育 开云平台开云 开云体育官网开云 开云体育官网